■ 饶青山
随着“互联网+”战略和“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政府采购领域的改革也不断向纵深迈进。近年来,不少地方财政部门将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引入政府采购领域🍩,为建立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寻求新突破。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建设的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充分发挥了电子商务高效率、低成本和透明化的优势,为政府采购的高效👨🏿🎤、便捷👍、公开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同时,几十万种商品信息公开在互联网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易引发社会舆情👱🏻♀️。
目前,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在提高政府采购效率、节约采购资金、充分还权采购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商品管理较混乱,商品名称、图片、关键属性、介绍详情等设置存在规则不统一,商品上下架无审核或审核不专业等。因此,加强政府采购电子卖场运营迫在眉睫。
运营与运维
在电子政务平台建设中🏄,经常会出现运营与运维这两个词汇。两词虽一字之差,但本质差别很大。笔者在探讨如何加强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管理之前,先理清运营与运维之间的区别。
运维是面向基础软硬件提供服务,关注重点在互联网技术的稳定、安全、可靠🥇。运营是面向用户、面向服务开展工作的,关注重点在业务和管理的效率、效益。简单来说,运维体现的是网络工具特质👰🏻♀️🚅,而运营体现的是规则和管理意志。以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为例,运维工作主要是保障系统🙇🏿,对交易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对互联网技术、用户账号、订单📰、合同等提供支持和保障。运营工作主要对上架商品进行管理,保证上架商品符合政府采购监管要求。
商品管理的必要性
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商品上架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商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推送商品,此形式的商品无人工审核📳,直接上架;另一种是供应商录入商品信息,人工审核后再上架🥞。
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的运营🚊,主要体现在商品管理方面。商品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商品管理标准🫃,保障标准实施,监督标准有序运用。具体而言,对商品的品牌、品目♻️、属性、图片、价格等方面设定标准化上架模板,并且制定商品上架条件🙍🏼、规范审核依据🥠🌙。建立商品管理标准是为了将电商推送或供应商录入的商品与标准一一对应,使商品属性归一和聚类识别比价成为可能🪪,最终实现同一电子卖场内🧏🏻♀️,不同供应商上架的商品具备可比性💋,同一商品在不同省、市的电子卖场也具备可比性🦹🏿🌍,甚至可以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的商品同2B市场的商品进行比对。
之所以要对商品进行标准化管理😓,主要有以下4点原因。
第一,提升采购人体验度。当前,在部分电子卖场中💇🏿♀️,商品参数内容的上传并没有统一的规则,多数情况是由供应商自行决定。因此,导致商品参数混乱🚈、不完整🩳🙄,采购人非常容易买到低配或规格型号错误的商品🚣🏽♂️。如,某电子卖场中的商品为复印纸,参数为“80G 176元”。此商品的上架信息💫,一是缺少规格参数,比如是A3还是A4规格👩🦱;二是缺少包装参数,比如每箱中复印纸是8包👮🏿♂️、10包还是12包这种具体数量✡︎。如果将复印纸的关键参数规范为“品牌+型号(A3/A4/B5)+规格70G/80G+每包张数+每箱包数”的标准形式,那么,不仅方便采购人对同类商品的比较,还让采购人买得明白。
第二,降低各交易杏悦2审核商品的压力🤴🏼。目前👨👨👦👦,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商品的管理由交易杏悦2(政府采购杏悦2)负责。对商品的审核除了有规范做保障、系统功能做支撑外🧍♀️,还需要交易杏悦2工作人员对商品的判断与审核。由于不同品目下的商品性能、特点差异很大,要完成好判断与审核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承担强负荷的工作量👩🏼⚕️。但如果通过规范供应商上架商品😫,减少供应商录入的误差、错误,那么将会极大程度降低工作人员的审核难度和工作量🐊。同时,就商品审核的专业性来讲,专业的商品运营管理人员更适合负责审核事项🥑。
第三,便于监管电子卖场中商品的价格🏎。在统一的商品管理标准下,供应商也会在同一标准下竞争。如“公采云”建立的商品标准已经在全国多地的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中运用,且与多个电商供应商建立了商品标准的对应关系,从而使保障电子卖场中的商品与其他地区电子卖场、主流电商提供的同一商品可识别、可比价🍪🙍🏼♀️,避免价格异常给监管带来压力💷。
第四,有助于维护政府采购形象🧖🏿♂️。商品信息录入的不规范,如,商品信息中出现违禁词汇🧑🏼💻、广告语,商品信息存在侵权纠纷等会影响政府采购在社会中的正面形象。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商品管理🏊🏿♂️,则可规避此方面的问题🏋🏽♂️📵,还方便采购人采购。
(作者单位:博思数采科技)


